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1 21:32:03  浏览:87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枣政发〔2005〕68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枣庄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五年十一月七日

  枣庄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审查、登记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科技部和民政部《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从事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转让、医学咨询与服务、医学科技成果引进与应用以及医学科技知识传播与普及等业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三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条 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是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并指导全市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和年度检查的初检工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业主管单位,负责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初审工作,同时对非法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监管和查处;民政部门是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和年度检查工作。
  第五条 申请设立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名称的格式为:地域名称、字号、行业或业务特点、组织形式(院、所、部、中心等);
  (三)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具有执业资格的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人员总数的30%以上,关键业务岗位主要负责人由医学科技人员担任;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和开办资金,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三分之二;
  (五)具备必要的医学科研设施和条件。
  第六条 设立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最低开办资金,个体单位为1万元人民币,合伙单位为3万元人民币,法人单位为5万元人民币。
  第七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以下类型:
  (一)主要从事医学科学研究与医药技术开发业务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
  (二)主要从事医学科技成果孵化、转让、扩散业务的科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
  (三)主要从事医学科技咨询、服务和培训业务的科技咨询中心、技术服务中心(部)和技术培训中心(部);
  (四)主要从事有关医学的科技成果、管理要素、知识要素等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科技评估事务中心(所);
  (五)主要从事医学科技知识普及、交流、传播业务的科技普及(传播)中心;
  (六)其他从事医学科学技术活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八条 申请设立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者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设立申请报告;
  (二)山东省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书;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即产权证明或1年期以上的使用权证明;
  (四)验资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有验资资格的机构出具);
  (五)拟任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章程草案;
  (七)与开展业务相关的仪器设备清单,主要指医学科研仪器设备;
  (八)完成的主要医学科学技术成果、专利情况;
  (九)主要科技人员学历、职称、主要技术贡献及能够体现科技水平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章程应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组织管理制度;
  (三)财务管理制度;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产生、罢免的程序;
  (五)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八)需要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设立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根据卫生行政部门以正式函件形式提出的初审意见,作出审查决定。对审查同意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审查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登记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
  (二)在申请成立时弄虚作假的;
  (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
  (四)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三条 准予登记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对其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开办资金、业务主管单位等进行登记,并根据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不同方式,分别发给《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登记证书》。
  第十四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之日起,3个月之内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逾期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并不得开展业务活动。
  第十五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凭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同时应将印章式样、银行帐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的,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十七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行解散、分立、合并的,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注销登记的,应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八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须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第十九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注销以及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根据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参照执行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第二十一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章程的宗旨、业务范围等依法开展活动,主动接受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审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按时参加年检。
  第二十二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提报《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报告书》,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
  截至3月31日成立时间未超过6个月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不参加当年的年检工作,一并参加下一年度的年检工作。
  第二十三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依法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一)接受社会各界单位或个人的捐赠、资助;
  (二)接受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委托项目资金;
  (三)为社会提供与业务相关的有偿服务所获得的报酬;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四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接受捐赠、资助时,应根据《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并在实际占有、使用前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有关情况,报告应载明接受和使用捐赠、资助款物是否符合章程规定,捐赠和资助主体的基本情况,与捐赠、资助主体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向社会公布的方式和内容等情况。
  第二十五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申请注销登记,并向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单位公章的注销登记申请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依法成立的清算组织出具的清算报告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年审时,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五条成立条件的;
  (三)宗旨发生根本变化的;
  (四)由于其他变更原因,出现与原登记管理范围不一致的;
  (五)作为分立母体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因分立而解散的;
  (六)作为合并源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因合并而解散的;
  (七)有关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认为需要注销的;
  (八)其他原因需要解散的。
  第二十六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二十七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单位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单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规定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管理、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设立分支机构的;
  (六)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单位的财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九)不按照规定进行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未经登记,擅自以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或者被撤销的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继续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医学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被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被撤销登记的,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撤销已出具的登记审查批准文件,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2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9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0月26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三条 本解释施行后,我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的有关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办[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铁路局:

  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促进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规定,现就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的核查

  铁路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和开工建设前,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更的变更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对设计和实施方案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进行对照和核查。若工程范围、工程内容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或变更工程开工前,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铁路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界定

  按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工程内容、环境敏感区等变更情况进行分类,铁路建设项目满足下列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项变更,均界定为重大变动:

  (一)功能定位

  1.客货共线改客运专线或货运专线;

  2.牵引方式由内燃改电气化。

  (二)技术标准

  1.最高运行速度增加超过50公里/小时;

  2.列车对数增加30对以上;

  3.最大牵引质量增加1000吨以上;

  4.有砟轨道改无砟轨道或无砟轨道改有砟轨道。

  (三)工程内容

  1.线路横向位移超出200米的累计长度超过原正线长度的30%;

  2.路基改桥梁或桥梁改路基累计长度超过线路长度的30%;

  3.正线长度或单双线长度改变累计长度超过线路长度的30%;

  4.车站数量、位置或规模发生重大变动。

  (四)环境敏感区

  1.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国家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

  2.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城市规划区或建成区;

  3.声环境敏感点变化数量超过原敏感点数量的30%;

  4.重要敏感区内施工组织变化,引起临时占地面积增加50%以上;

  5.重要生态敏感区内路基、长大隧道或桥梁设计发生重大变动。

  (五)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

  (六)经环境保护部与铁道部界定为重大变动的其他变更。

  三、铁路建设项目变更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原则

  (一)铁路建设项目变更如包括三项或三项以上重大变动的,应开展该建设项目的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新的环境标准。

  (二)铁路建设项目变更如包括两项以下重大变动的,应开展该建设项目的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批补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除出现新的环境功能区外,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原则上按原批复时的环境标准执行。

  (三)铁路建设项目变更不构成重大变动,或虽界定为重大变动,但对环境影响是向有利方向变化的,可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并解决。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