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恶意抗辩与合同无效的认定/张建平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21:01:40  浏览:80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恶意抗辩与合同无效的认定

一、恶意抗辩的涵义、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
抗辩权主要是指基于实体法上的规定而享有的对抗对方请求权的一种权利。所谓恶意抗辩,指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而针对对方的请求提出抗辩,实际上是一种滥用抗辩权的行为。[1] 当前在合同纠纷诉讼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通过恶意抗辩而逃避承担违约责任的现象。在司法实践当中,恶意抗辩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定后,主动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以拒绝履行合同;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签定后,有意不履行合同,待对方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合同时,再针对对方诉求提出抗辩要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导致恶意抗辩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原因就是在合同签定以后,发生了一些事由,导致一方当事人不愿再继续履行原合同,从而借恶意抗辩来否认合同的效力以达到逃避合同责任或追求更大利益的目的。试举两个例子说明:例一、我国《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甲为其母乙购买一份意外险,乙系文盲,未书面认可该合同,但某保险公司仍承保并出具报单。后乙死亡,甲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以保险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属无效合同,并拒绝支付保险金。例二、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隐瞒该事实,与大量购房者签定了购房合同。后因房假大幅上涨,该开发商主动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与购房者签定的购房合同无效。例一、例二都属于比较典型的恶意抗辩,其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合同义务,避免承担责任和追求额外的利益。
二、司法实践中恶意抗辩不应得到支持:
对于恶意抗辩行为能不能支持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就此做出司法解释。由于我国法律对恶意抗辩缺乏限制,恶意抗辩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法律规定的缺乏又同时导致了审判实践中的混乱,因此,明确对恶意抗辩的观点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恶意抗辩不应得到支持,主要理由分述如下:
首先,恶意抗辩不符合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恶意抗辩行为人的行为因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而不应得到支持。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当事人在一些特定事由发生后或是与对方当事人发生纠纷以后,常常为了拒绝履行合同义务、避免承担合同责任而找出各种理由来主张合同无效,这种状况不利于合同的严守,也不利于强化交易中的诚信观念。恶意抗辩通常都表现为一方在原先签约基础与事实发生变化后,公然的承认自己违法、欺诈,并以此来主张合同无效,并希望通过合同无效追求有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样的行为和诚信原则完全是对立的,这种恶意抗辩行为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理应驳回。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原则中的帝王条款,对该原则的遵守同时也体现了民事主体基本的商业道德。如果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却仍然从事该行为,事后又因为这份合同的履行对其不利而主张合同无效以逃避合同义务,其行为显然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对于此类行为予以支持,无异于鼓励不诚信,在我国这样一个诚信意思尚不够强的国家实行此种制度,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使履行合同带来的不利益大于因承担合同无效责任而丧失的利益时,就会促使人们选择后者,即以合同无效为借口而逃避合同的义务,必然会助长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讲信誉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置他人利益于不顾的现象。[8]
   其次,支持恶意抗辩违背了合同无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宗旨。合同无效制度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提倡社会公共道德。确认合同无效体现了国家对民事主体所从事的民事进行的干预,合同无效制度主要是防止、制裁违法行为。而在恶意抗辩情形下,违法行为人是主动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希望通过确认合同无效使其获得某种不正当的利益。笔者认为,这样就根本违背了无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宗旨。如果恶意抗辩得到支持,那么善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支持,相反违法行为人不仅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还将获得某种不正当的利益。这正是象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乃是一种奇怪的法律。”[3]如果认可恶意抗辩,允许当事人通过恶意抗辩逃避责任,不仅严重背离法律的价值取向,且必将极大的损害法律的权威性。
如前述保险法五十六条的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避免在被保险人人身上发生的道德风险,从立法目的和宗旨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规定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管理性的要求,对这一规定的正确理解应当是说保险公司在签发保单前应尽审查义务,以防止投保人恶意投保,事后为取得保险金而恶意伤害被保险人。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被保险人才能主张非被保险人亲自签名从而主张保险合同无效,保险人、保险公司都不得以此主张合同无效。如果对保险公司的恶意抗辩行为给予肯
定,则不符合确认合同无效的目的,也不利于制裁违法的恶意抗辩的行为人。
  再者,如果认可恶意抗辩实际就是肯定当事人可以通过违法行为获利,将会纵容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一方在从事某种违法行为之后,因合同履行的结果对自己不利便可以主张合同无效,一旦合同履行的结果对自己有利便认为合同有效,如果这种合同无效的主张能够成立,则将会起到纵容不法行为人从事违法行为的后果。这就是说,违法行为人完全可以为所欲为,从而使合同无效制度成为其追求某种不正当甚至违法利益的手段。[4]
在我们的司法活动中,如果恶意抗辩一方的诉求能得到法律的支持,那么,其他民事主体将群起效仿,这将极大的损害诚信和公平原则在整个社会的认知度,这与我们构建法治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完善立法可防止、减少和遏制恶意抗辩
合同法实施前的无效合同制度,过于强调国家干预,导致司法实践中确认无效合同的范围过于宽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甚至政府部门制定的红头文件,都可能成为判断合同无效的标准。在这样的制度下,当事人恶意抗辩并获得支持的情形不在少数。
  新的合同法突出并强调了合同法的私法属性,淡化了国家公权力对合同的干预,极大的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和外延。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会导致合同无效,而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能被确认为无效;合同法同时还规定,非根本性条款欠缺的合同在补救后可继续履行;合同法同时设立了可撤销合同制度、效力待定合同制度,使得意思表示不真实及主体不合格合同并不当然无效;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通过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解决了超越经营范围的合同的效力问题。可以说,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则更鲜明地体现了合同法尽可能的缩小无效合同范围的立法宗旨。
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恶意抗辩,但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对无效合同范围的限缩以及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遏制恶意抗辩行为的产生。但是,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还不能完全遏制恶意抗辩行为的产生,如前所述,合同法52条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但是,什么样的规定才属于“强制性规定”?合同法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并界定“强制性规定”,不同的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仍可能对合同效力作出不同的认定,则仍将很难从立法上控制无效合同范围的扩大化,恶意抗辩也就同样不可避免。
  现在,很多学者对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将其分为取缔性规定和效力性规定两类。取缔性规定又称管理性规定,其设立目的主要是加强公权力对某类行为的监管。违反取缔性规定但并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对违反取缔性规定的合同主体可以依法处以行政处罚,但不能因此否认合同的有效性。如果违反取缔性规定的合同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那它就是无效的。效力性规定就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符合这些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将导致不成立或无效的。按照这一分类方法来确认合同效力,许多关于合同无效的争论将会自动终止,恶意抗辩也将得到更有效的遏止。
  当然,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应尽快从立法上明确制止滥用无效合同宣告权的恶意抗辩行为。辽宁高院以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该院《关于当前商事审判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33条第2款已做出了反对恶意抗辩的规定“在当事人一方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中,越权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而另一方当事人为善意、无过失,此种情况下,如果越权行为人主动提出确认合同无效,则其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四、小结
恶意抗辩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利益驱使,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客观上给恶意抗辩提供了土壤。恶意抗辩不符合基本的诚信原则,有悖于合同无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宗旨,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得到支持。我们应不断完善法律,加强诚信教育,从根本上遏止恶意抗辩行为的产生,以维护法律的庄严,并切实保护善意合同相对人的利益。
(作者:福建厦门今朝律师事务所 张建平律师)
[1] 参见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载于《民商法研究(第6辑)》法律出版社。
[2]参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六卷),法律出版社。[1] 参见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载于《民商法研究(第6辑)》法律出版社。
[3]方流芳:《从王海现象看受欺诈人的法律救济问题》,载《湘江法律评论》第一卷。
[4] 参见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载于《民商法研究(第6辑)》法律出版社。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关于印发《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关于印发《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检监联(1997)331号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日)

各直属商检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冶金工业厅、局(总公司),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现将《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告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企业(含“三资”企业)生产的金属加工工业使用的铸铁轧辊、冶金工业使用的整体铸钢工作轧辊以及冷轧金属用锻钢轧辊等冶金用轧辊。

  第三条 国家对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会同冶金工业部负责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认可检测单位,签发和吊销出口质量许可证。

  第四条 国家商检局设在各地的直属商检局(以下简称商检局)分别会同所在地省级或计划单列市级冶金工业厅、局负责管理并且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工作。

  产品检测工作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联合认可的国家商检局冶金机电产品认可实验室(即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具备条件的商检局实验室承担。

  第五条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以下简称出口质量许可证)方准提供出口。特殊情况下须经审批,方准提供出口。

           第二章 取得质量许可证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冶金轧辊产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执行的企业标准要报冶金工业部认可备案;

  2.对外贸易合同或协议有约定检验标准和要求的,应符合对外贸易会同或协议约定的检验标准和要求;来图、来样加工的产品,应符合生产企业、外贸经营单位和所在地商检局按来图、来样共同制定的出口产品技术要求。

  对于按第2条标准取证的企业,其证书只对特定的合同有效。

  第七条 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符合《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见附件1)的规定。

            第三章 申请和发证程序

  第八条 凡生产出口冶金轧辊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按申请单元向所在地商检局提出申请并领取空白的《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申请企业按规定填写申请书一式六份,经主管单位和冶金工业厅、局签署意见后,连同有关资料送商检局。

  第九条 商检局接到符合要求的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应在一个月内完成资料审查工作。申请书和有关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商检局应及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改正。

  第十条 申请书和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商检局应在两个月内会同所在地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冶金工业主管厅、局(总公司)和检测单位组成质量体系评审小组进行抽封样和必要的现场检测以及工厂质量体系评审。评审前一个月应将一份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寄检测单位并通知确切的评审日期。

  评审小组由4~5人组成,抽封样和样品检测按照《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产品检测要求》(见附件3)的规定进行。封样单(格式见附件4)由商检局填写,根据需要样品检测可以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

  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评审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七条的要求进行。

  第十一条 样品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将型式试验报告(封面格式见附件5)送委托测试的商检局。

  产品检测和工厂条件审查合格的生产企业,由商检局将申请书、型式试验报告、工厂审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在十五日内寄送冶金工业部。

  型式试验或质量体系评审不合格的,由商检局向企业发型式试验不合格通知书(格式见附件6)或质量体系评审不合格通知书(格式见附件7)。首次申请未通过的产品或生产厂,改进后重新办理申请手续。如仍然不合格,半年内企业不得再次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冶金工业部对申报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国家商检局审批,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联合颁发出口质量许可证书。出口质量许可证书有效期五年。

  第十三条 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的减免:

  1.凡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在取证的第一年内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如果审查内容、检测要求相同的,可免于工厂审查和产品检测;

  2.已获得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评审机构颁发的ISO9001和ISO9002认证证书的企业,可免于工厂审查。

  申请减免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的企业应在申请书上说明申请减免的理由并提供必要的材料,经商检局和主管工业厅局同意,可免于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

  第十四条 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产品,在其结构、工艺、生产条件和技术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时,须重新办理申请手续。新型产品出口必须在试制完成并经鉴定、产品定型、达到稳定生产后,方可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负责对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在出口质量许可证的有效期内,进行两次监督检查。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根据需要可以组织不定期的抽查。

  第十六条 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每年向商检局、冶金工业厅、局报告一次出口质量情况和企业自查情况。产品技术条件发生变更、国外索赔、退货和重大质量事故及处理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

  第十七条 在出口质量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地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报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批准后,吊销并收回质量许可证书。

  1.国外对产品质量反映强烈,两次要求索赔或退货,经查明确属生产企业质量责任的;

  2.所在地商检局在出口检验时,连续五批中有两批不合格的;

  3.复查不合格,经3个月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

  第十八条 被吊销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自吊销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九条 对伪造、变造、转让、冒用出口质量许可证的,除没收出口质量许可证书外,对直接责任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和有关的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负责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型式试验的检测单位和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评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守有关的纪律规定并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文件等保密。

  第二十一条 申请出口冶金轧辊产品的生产企业应按规定支付费用。工厂条件审查费按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布的计价格〔1994〕794号《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办理,样品检测费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96号规定收费。

  上述费用中的证书费、检测费汇至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请费、评审费交商检局。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负责解释。

  附件1: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

  评审说明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简称《审查要求》)是参照GB/T19002--IS09002标准,结合出口冶金轧辊生产企业的实际和冶金行业的特点而制订的。主要适用于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的工厂质量体系现场审查和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

  一、评定原则和方法

  《审查要求》内容共37条,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应参照GB/T19004--IS09004标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审查要求》的具体规定,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并编写质量手册或质量管理文件,使之有效的运行。

  审查组到现场审查时,必须按照《审查要求》的规定逐条审查,用符合A、基本符合B、不符合C、无此项D和不适用O来表示。

  A、符合:全部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

  B、基本符合:基本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但有缺陷,缺陷程度不至影响产品质量和体系的有效运行;

  C、不符合:不能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有缺陷,该缺陷使产品质量或质量体系受到影响,体系不完整;

  D、无此项:审查要求规定的条款企业应做而没有做或无文件规定也无据可查;

  O、不适用:审查要求规定的该条款企业没有必要做。

  二、现场审查结果的判定:

  1、合格:全部条款都符合或10条以下评定为B;

  2、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合格:

  A、必备条件有1条(包括1条)以上评为B;

  B、有3条(包括3条)以上评为C;

  C、有2条(包括2条)以上评为D;

  D、共有15条(包括15条)以上评为B或C、D的。

------------------------------------|         |            | 审 查 评 定 | ||         |            |---------| || 审 查 内 容 |   审 查 办 法  |符|基|不|无|不|评||         |            | |本| | | |定||         |            | |符|符|此|适|说||         |            |合|合|合|项|用|明||---------|------------|-|-|-|-|-|-||1.质量方针和目标|            | | | | | | ||---------|------------|-|-|-|-|-|-||1.1是否有明确的|是否有经厂长(经理)批准| | | | | | ||质量方针和目标  |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 | | | | | ||---------|------------|-|-|-|-|-|-||1.2质量方针和目|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结合 | | | | | | ||标是否能理解和得到|企业实际        | | | | | | ||有效地贯彻    |抽10人对质量方针的理解| | | | | | ||---------|------------|-|-|-|-|-|-||2.组织     |            | | | | | | ||---------|------------|-|-|-|-|-|-||2.1是否对影响质|管理文件中是否明确了对 | | | | | | ||量的管理执行和验证|质量有影响的所有人员的 | | | | | | ||人员都规定了其职责|职责和权限       | | | | | | ||、权限和相互关系,|            | | | | | | ||关有文件     |            | | | | | | ||---------|------------|-|-|-|-|-|-||2.2是否指定有管|是否有授权文件;职责权 | | | | | | ||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限是否明确       | | | | | | ||责和权限     |            | | | | | | ||---------|------------|-|-|-|-|-|-||2.3是否有文件规|是否有管理评审的程序  | | | | | | ||定进行管理评审  |            | | | | | | ||---------|------------|-|-|-|-|-|-||3.合同评审   |            | | | | | | ||---------|------------|-|-|-|-|-|-||是否有合同评审程序|是否有程序并贯彻执行  | | | | | | ||并贯彻执行    |            | | | | | | ||---------|------------|-|-|-|-|-|-||4.文件和资料控制|            | | | | | | ||---------|------------|-|-|-|-|-|-||4.1执行现行国家|查标准、图纸、合同中的 | | | | | |必||标准GB1504《|技术条款是否贯彻执行  | | | | | |备||铸铁轧辊》、GB1|            | | | | | |条||503《铸钢轧辊》|            | | | | | |件||、GB/T1331|            | | | | | | ||4《锻钢轧辊工作辊|            | | | | | | ||通用技术条件》或外|            | | | | | | ||贸合同要求的技术条|            | | | | | | ||件        |            | | | | | | ||         |            | | | | | | ||---------|------------|-|-|-|-|-|-||4.2是否有文件资|是否有程序       | | | | | | ||料的控制程序   |            | | | | | | ||---------|------------|-|-|-|-|-|-||4.3控制程序是否|是否所有受控文件者在控 | | | | | | ||有效执行     |制范围;现场是否有过时 | | | | | | ||         |和作废文件,文件更改是 | | | | | | ||         |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 | | | | | ||---------|------------|-|-|-|-|-|-||5.采购     |            | | | | | | ||---------|------------|-|-|-|-|-|-||5.1是否对分供方|是否有分供方评定程序和 | | | | | | ||进行评定     |记录          | | | | | | |------------------------------------|5.2采购资料文件|文件规定的要求是否明确 | | | | | | ||是否有订购产品的技|是否能得到执行     | | | | | | ||术要求和放行要求并|            | | | | | | ||执行       |            | | | | | | ||---------|------------|-|-|-|-|-|-||6.过程控制   |            | | | | | | ||---------|------------|-|-|-|-|-|-||6.1具备生产申报|是否具备必需的生产设备、| | | | | |必||产品所必需的生产设|工装(卡具、模具);  | | | | | |备||备、工资(卡具、模|具备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要求| | | | | |条||具)和检验手段。 |的检验手段或检验条件  | | | | | |件||---------|------------|-|-|-|-|-|-||6.2重要生产过程|重要过程控制文件    | | | | | | ||是否有控制文件  |            | | | | | | ||---------|------------|-|-|-|-|-|-||6.3关键和特殊的|对关键和特殊过程是否得到| | | | | | ||过程是否得到控制 |有效控制,并有记录可查 | | | | | | ||---------|------------|-|-|-|-|-|-||6.4在用的主要设|是否有文件和记录    | | | | | | ||备是否有控制   |            | | | | | | ||---------|------------|-|-|-|-|-|-||7.检验和试验  |            | | | | | | ||---------|------------|-|-|-|-|-|-||7.1是否有进货检|是否有程序,是否做到未经| | | | | | ||验程序      |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使用和加| | | | | | ||         |工           | | | | | | ||---------|------------|-|-|-|-|-|-||7.2是否有过程检|是否有程序,是否做到按程| | | | | | ||验的程序     |序规定检验和放行    | | | | | | ||---------|------------|-|-|-|-|-|-||7.3是否有最终检|是否有程序并做到不合格产| | | | | | ||验程序和规范   |品不出厂        | | | | | | ||---------|------------|-|-|-|-|-|-||7.4是否保存检验|是否有记录并清晰完整  | | | | | | ||记录       |            | | | | | | ||---------|------------|-|-|-|-|-|-||8.检验、测量和试|            | | | | | | ||验设备的控制   |            | | | | | | ||---------|------------|-|-|-|-|-|-||8.1检验用的仪器|是否有一览表包括了所有的| | | | | | ||/设备是否都在控制|仪器/设备       | | | | | | ||范围       |            | | | | | | ||---------|------------|-|-|-|-|-|-||8.2在用的仪器/|在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状态| | | | | | ||设备是否有奖态标志|清晰、记录完整     | | | | | | ||和校准记录    |            | | | | | | ||---------|------------|-|-|-|-|-|-||8.3是否有校准方|是否有程序/程序规定是否| | | | | | ||法/验收准则/校验|准确/和严格执行    | | | | | | ||周期及相应的程序 |            | | | | | | ||---------|------------|-|-|-|-|-|-||9.检验和试验状态|是否经检验/合格与否有无| | | | | | ||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明显标志        | | | | | | ||态是否明确    |            | | | | | | ||---------|------------|-|-|-|-|-|-||10.不合格品的控|            | | | | | | ||制        |            | | | | | | ||---------|------------|-|-|-|-|-|-||是否有不合格品控制|是否有程序并执行    | | | | | | ||程序并执行    |            | | | | | | ||---------|------------|-|-|-|-|-|-||11.纠正和预防措|            | | | | | | ||施        |            | | | | | | ||---------|------------|-|-|-|-|-|-||11.1是否有纠正|是否有文件规定     | | | | | | ||和预防措施    |            | | | | | | ||---------|------------|-|-|-|-|-|-||11.2对不合格品|是否有关于不合格品纠正和| | | | | | ||或不合格报告进行纠|防止再发生的记录    | | | | | | ||正并防止再发生  |            | | | | | | ||---------|------------|-|-|-|-|-|-||12.搬运、贮存、|            | | | | | | ||包装、防护和交付 |            | | | | | | ||---------|------------|-|-|-|-|-|-||是否有文件规定产品|是否有文件明确规定   | | | | | | ||的搬运、贮存包装、|            | | | | | | ||防护和交付要求  |            | | | | | | ||---------|------------|-|-|-|-|-|-||13.质量记录控制|            | | | | | | ||---------|------------|-|-|-|-|-|-||是否有质量记录控制|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程序并执行    |            | | | | | | ||---------|------------|-|-|-|-|-|-||14.内部质量审核|            | | | | | | ||---------|------------|-|-|-|-|-|-||14.1是否有内部|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质量审核程序   |            | | | | | | ||---------|------------|-|-|-|-|-|-||14.2审核是否能|审核是否有计划、有记录、| | | | | | ||符合计划安排   |有报告和跟踪、纠正   | | | | | | ||---------|------------|-|-|-|-|-|-||15.培训    |            | | | | | | ||---------|------------|-|-|-|-|-|-||15.1是否建立了|是否有程序       | | | | | | ||培训程序     |            | | | | | | ||---------|------------|-|-|-|-|-|-||15.2是否对所有|是否有培训的计划、实施记| | | | | | ||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录和考核        | | | | | | ||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培|            | | | | | | ||训        |            | | | | | | ||---------|------------|-|-|-|-|-|-||15.3对从事特殊|是否有培训计划、实施和考| | | | | | ||工作的人员是否进行|核记录         | | | | | | ||了培训和考核   |            | | | | | | ||---------|------------|-|-|-|-|-|-||16.成品管理及合|            | | | | | | ||格证       |            | | | | | | ||---------|------------|-|-|-|-|-|-||16.1成品出入库|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手续符合规定,摆放|            | | | | | | ||整齐,标识醒目  |            | | | | | | ||---------|------------|-|-|-|-|-|-||16.2成品库的账|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物、卡相符   |            | | | | | | |------------------------------------

---------------------------------

|审查结论:                          |

|                               |

|                               |

|-------------------------------|

|审查员姓名|工 作 单 位|职务或职称|被审企业对审查结论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代表(签字) |

|-----|-------|-----|   (企业公章)  |

|     |       |     |           |

|-------------------------------|

|其它需要说明问题:                      |

|                               |

|                               |

---------------------------------

  附件2: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申请书

  单位全称:           (公章)

  法人代表: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联系人:

                         年  月  日

---------------------------------

|单位名称(全称)|                      |

|--------|----------------------|

|主管部门名称  |                      |

|--------|----------------------|

|营业执照发放部门|                      |

|--------|----------------------|

|营业执照编号  |                      |

|--------|----------------------|

|企业经济性质  |                      |

|--------|----------------------|

|产品名称    |                      |

|--------|----------------------|

|注册商标    |                      |

|-------------------------------|

| 铸 | 冷 硬 | 无限冷硬  | 球 墨 | 高   铬 |

| 铁 |-----|-------|-----|-------|

| 轧 |     |       |     |       |

| 辊 |     |       |     |       |

| 规 |     |       |     |       |

| 格 |     |       |     |       |

|---|-----|-------|-----|-------|

| 铸 |优质碳素钢| 合 金 钢 | 半 钢 | 石 墨 钢 |

| 钢 |-----|-------|-----|-------|

| 轧 |     |       |     |       |

| 辊 |     |       |     |       |

| 规 |     |       |     |       |

| 格 |     |       |     |       |

|-------------------------------|

|锻钢轧辊规格  |                      |

|--------|----------------------|

|企业何年何月通过|           |证书|       |

|质量体系认证  |           |编号|       |

|--------|----------------------|

|申请减免项目  |                      |

---------------------------------

---------------------------------

|企业主管部门意|                       |

|       |                       |

|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省、市行业主管|                       |

|       |                       |

|部门审查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直属商检局审查|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冶金工业部审批|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国家商检局审批|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质量许可证编号|                       |

---------------------------------

  附表1:

               申请企业现状

------------------------------------| |企业职|      人  员  分  类  情  况      || |   |----------------------------|| |工人数|工程|行政管理| 质量检验 | 生产工人 | 辅助人员 || |   |技术|    |      |      |      ||基|---|--|----|------|------|------|| |   |  |    |      |      |      || |---|--|----|------|------|------||本| % |  |    |      |      |      || |--------------------------------|| |企业占地面积|                         ||概|------|-------------------------|| |建筑面积  |                         || |------|-------------------------||况|固定资产  |                         || |------|-------------------------|| |主要产品  |                         || |------|-------------------------|| |质量机构设置|                         ||-|--------------------------------|| |    项|品种 |产品 | 产值 |利税 |全员劳动 |流动资||主|年   目|(种)|(台)|(万元)|万元/| 生产率 |金占用||要|度    |   |   |    |人) |(元/人)|额(万||经|     |   |   |    |   |     |元) ||济|-----|---|---|----|---|-----|---||指|上年实际 |   |   |    |   |     |   ||标|-----|---|---|----|---|-----|---|| |本年计划 |   |   |    |   |     |   ||-|--------------------------------||其|                                || |                                ||它|                                |------------------------------------

  附表2:

              前两年产品出口情况

------------------------------------|        | 年 |出口国、| 数 量 |贸易额 | 合格率 || 类  别   |   |    |     |    |     ||        | 度 | 地区 | (吨) |(美元)| (%) ||--------|---|----|-----|----|-----||   |冷硬  |   |    |     |    |     ||   |    |   |    |     |    |     || 铸 |----|---|----|-----|----|-----||   |无限冷硬|   |    |     |    |     || 铁 |    |   |    |     |    |     ||   |----|---|----|-----|----|-----|| 轧 |球墨  |   |    |     |    |     ||   |    |   |    |     |    |     || 辊 |----|---|----|-----|----|-----||   |高铬  |   |    |     |    |     ||   |    |   |    |     |    |     ||---|----|---|----|-----|----|-----||   |优质碳素|   |    |     |    |     ||   |钢   |   |    |     |    |     || 铸 |----|---|----|-----|----|-----||   |合金钢 |   |    |     |    |     || 钢 |    |   |    |     |    |     ||   |----|---|----|-----|----|-----|| 轧 |半钢  |   |    |     |    |     ||   |    |   |    |     |    |     || 辊 |----|---|----|-----|----|-----||   |石墨钢 |   |    |     |    |     ||   |    |   |    |     |    |     ||--------|---|----|-----|----|-----||  锻钢轧辊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   |    |     |    |     |------------------------------------

  附表3:

           生产用主要工艺装备、仪器、量具

------------------------------------|序|仪器设备|  | 规格 | 精度 |    |购进或|最近|检定|| |    |名称|    |    |制造厂家|启用 |检定|  ||号|编  号|  | 型号 | 等级 |    |日期 |日期|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不够填写可复印增页。

  附表4:

          检验、试验用主要设备、仪器、量具

------------------------------------|序|仪器设备|  |规格|精度|  | 购进或 | 最近 | 检定 || |    |名称|  |  |制造| 启用  | 检定 |    ||号|编  号|  |型号|等级|厂家| 日期  | 日期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不够填写可复印增页。

  附表5:

             产品标准或约定技术条件

------------------------------------|  产   |                           ||      |                           ||  品   |                           ||      |                           ||  标   |                           ||      |                           ||  准   |                           ||------|---------------------------||  出   |                           ||  口   |                           ||  产   |                           ||  品   |                           ||  约   |                           ||  定   |                           ||  的   |                           ||  技   |                           ||  术   |                           ||  条   |                           ||  件   |                           ||------|---------------------------|| 备  注 |                           ||      |                           |------------------------------------

  附件3: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产品检测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金属加工工业使用的铸铁轧辊、冶金工业使用的整体铸钢工作轧辊以及冷轧金属用锻钢轧辊等冶金用轧钢辊。

  二、申请单元划分:

  按铸铁轧辊、铸钢轧辊、锻钢轧辊规格划分为三个申请单元。

  铸铁轧辊分为四类:冷硬铸铁轧辊、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球墨铸铁轧辊、高铬铸铁轧辊。

  铸钢轧辊分为四类:优质碳素钢、合金钢、半钢、石墨钢。

  锻钢轧辊材质不分类。

  三、抽样方法:

  1.抽样数量

  成品检验:每一申请单元按不同材质随机抽样两支轧辊进行成品检验,规格不同的选工艺比较复杂的抽样。

  化学成分:铸铁轧辊、铸钢轧辊试验样品3块(现场抽样),锻钢轧辊试验样品2块(现场抽样)。

  抗拉强度:铸铁轧辊、铸钢轧辊试验样品3根(现场抽样)。

  冲击韧性:铸钢轧辊试验样品6块(现场抽样)。

  2.抽样地点

  在生产企业仓库抽取(基数不少于6支)。

  3.抽样说明

  抽样产品应为已经生产企业检验合格的产品,抽样时填写抽样单(见附件4)。

  化学和力学性能试样自封样日期起15天内,由受检企业送到检测单位。

  检测后的样品由检测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承检单位

  国家商检局冶金机电产品认可实验室(冶金工业部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9821信箱检测中心,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28276

  传真:(010)64418294

  联系人:吴慧敏、周辛亚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北京甘水桥分理处

  收款单位:冶金机电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帐号:891208-22

  五、检验标准

  GB1504-91《铸铁轧辊》,GB1503-89《铸钢轧辊》,GB/T13314-91《锻钢冷轧工作辊》。

  注1:出口轧辊有关技术指标在国标范围之外的,可依据出口合同约定。

  2:使用企业标准的,应经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标准水平进行评定后,方可作为检验依据。

  六、按国标检验的项目及项目分类(见附表1、2、3)

  七、按国际检验产品合格判定:

  1.关键项次合格率100%。

  2.主要项次合格率90%。

  附表1:

              铸铁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备 注||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力学性能          |  √  |     |   ||---|--------------|-----|-----|---|| 5 |金相组织          |     |  √  |   ||---|--------------|-----|-----|---|| 6 |白口层           |     |  √  |   ||---|--------------|-----|-----|---|| 7 |工作层、结合层       |  √  |     |   ||---|--------------|-----|-----|---|| 8 |外观质量          |     |  √  |   ||---|--------------|-----|-----|---|| 9 |包装、标志及合格证书    |     |  √  |   |------------------------------------

  注:毛坯轧辊无关键项。

  附表2:

              铸钢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 备  注 ||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力学性能       |  √  |     |      ||---|-----------|-----|-----|------|| 5 |超声波探伤      |  √  |     |      ||---|-----------|-----|-----|------|| 6 |外观质量       |     |  √  |      ||---|-----------|-----|-----|------|| 7 |包装、标志及合格证书 |     |  √  |      |------------------------------------

  注:毛坯轧辊无关键项。

  附表3:

              锻钢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 备  注 ||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形位误差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软带宽度       |     |  √

印发《关于外地单位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登记暂行办法》和《关于外地企业在广州市设立门市部、展销店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广州市革命委员会


印发《关于外地单位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登记暂行办法》和《关于外地企业在广州市设立门市部、展销店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革命委员会




现将《关于外地单位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外地企业在广州市设立门市部、展销店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外地单位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80]234号文件精神,为有利于发展我市与和地经济贸易交往,沟通相互关系,加强对外地单位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外地驻穗机构)的管理,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各省、市、自治区,广东省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辖市、广州市属各县,因办理本地区、本部门的物资采购、中转等业务、需要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者,经其领导机关核准,向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以省、市、自治区,本省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辖市、广州市属县为单位,可设立一个驻穗办事机构。
广东省直属大型工矿企业,原则上不得在广州市设立办事机构。如其在广州市的业务活动量大,省主管厅(局)难以代办,或临时派人来广州办理困难较大,确需在广州市设立常驻办事机构的,由企业单位提出申请,经省主管厅(局)审核同意,向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申请
。经批准后,方得设立。
外地驻穗机构附属的营业性单位,应按广州市有关规定,向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另行申报。
未经批准,不得设立常驻办事机构和开展业务活动。
第三条 凡需申请在广州市设立办事机构时,应提交以下证件及材料:
1.有关领导机关核准的证件[属各省、市、自治区的,凭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准的证件;属广东省各公署、省直辖市的,凭公署、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准的证件;属广州市属各县的,凭县人民政府核准的证件;属省直属大型工矿企业的,凭主管厅(局)核准的证件]。
2、设立驻穗办事机构的具体理由、机构名称、负责人姓名、编制人数、业务范围、设立期限、驻在地址等。
第四条 外地驻穗机构的申请获得批准后,由申请单位持批准的证件,向归口领导机关报到登记,并分别向有关部门办理人员入户(集体户口)、银行帐户、粮油供应、基建施工报建等手续。驻穗机构所需办公用房、用具、职工宿舍,均自行解决。其人员按批准的人数派驻,不得超过

派驻人员原则上不得携带家属。个别家属确因特殊情况需随同来市者,必须报经广州公安局审查批准,方得办理临时居住户口。
第五条 外地驻穗机构的领导关系,属各省、市、自治区和广东省各公署、省直辖市以及广州市属各县的,归口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属省直属大型工矿企业的,归口省主管厅(局)管理。在社会活动方面,要接受所在区、街的管理。
第六条 为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外地驻穗机构的人员,除负责人和业务干部由原单位派驻外,所需一般工作人员应向广州市劳动局提出申请,劳动指标由派出单位负责解决,广州市劳动局可参照招工的办法给予安排(具体办法由市劳动局另行拟订)。
第七条 外地驻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和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各项规定,接受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严格按批准、登记业务范围进行正当的业务活动。如有违反,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有权进行检查和依法处理。
第八条 外地驻穗机构如需变更机构名称、负责人、业务范围、派驻期限、驻在地点时,应提前一个月向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批准证件分别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九条 外地驻穗机构限期届满或提前撤销,应在一个月前书面报知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并于债务和其它有关事宜清理完毕后,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派驻人员(包括随同家属)应在机构业务终止后十五天内全部迁离本市。在广州市录用的工作人员,如属临时工的
,应按合同处理,并在撤销前一个月通知原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如属固定工的,应在撤销前一个月将需调出的人员,填写商调表(每人一式三份),并征得调入单位同意后,报广州市劳动局审查批准,另行分配工作。
外地驻穗机构未了事宜,应由其派出的主管部门继续承担责任。
第十条 对现已在广州市设立的外地驻穗机构,凡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在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持上述领导机关原批准的证件,到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登记备案,可继续设立;未经上述领导机关批准,而又符合前款第二条规定的,应在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一
个月内,按照前款第三条的规定,必须向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重新申请。经过批准,方得设立。逾期不办者,按违章论处。
不符合办法设立的外地驻穗机构,必须在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清理债务后自行撤销。违者予以取缔。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关于外地企业在广州市设立门市部、展销店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1980]234号文件精神,为有利于工商综合经营的发展,增进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方便群众,加强对外地企业在广州市设立产品门市部、展销店的管理,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的人民公社以上工商企业和各省的县以上工商企业因经营需要,在广州市设立固定的产品门市部、展销店的,经当地县、市人民政府核准(省直属工矿企业需经主管厅、局核准)和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具意见,并向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包括设立理由、名
称、营业地点、负责人姓名、派驻人数、经营范围、设立期限)。经过批准,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方得设立。
未经批准、登记的,不得设立和开展经营活动。
第三条 经批准设立的产品门市部、展销店,必须持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分别到广州市有关部门办理人员临时户口,银行帐户等手续。并向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领取和使用广州市统一发票,照章缴纳工商各税。所需营业用房、用具、宿舍等,均自行解
决。
第四条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经营范围:工矿企业办的,只限于本企业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后的产品;县和人民公社办的,只限于本单位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后的一、二类商品和允许自销的三类产品。不得经营非本企业,本单位生产的商品。营业地点要服从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方便群众

第五条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派出机关要切实加强领导。其经营活动,要接受所在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并缴纳管理费(具体办法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另行拟订)。在社会活动方面,要接受所在区、街的管理。
第六条 为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各产品门市部、展销店的工作人员,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可由原单位派驻外;所需营业服务人员应向广州市劳动局提出申请,劳动指标由派出单位负责解决,广州市劳动局可参照招工的办法给予安排(具体办法由市劳动局另行拟订)。
第七条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人民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各项规定,严格按批准、登记经营范围进行正当经营活动。如有违法行为,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有权进行检查和依法处理。
第八条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如需要变更单位名称、负责人、经营范围、设立期限、营业地点时,应提前一个月向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持批准证件分别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九条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设立限期届满或提前撤销,应在一个月前书面报知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并于债务、税务和期它有关事宜清理完毕后,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派驻人员应在营业终止后十天全部迁离本市。在本市录用的营业服务人员,如属临时工的,应按合同处理
,并在撤销前一个月通知所在区的劳动部门;如属固定工的,应在撤销前一个月将需要调出的人员,填 写商调表(每人一式三份),并征得调入单位同意后,报广州市劳动局审查批准,另行分配工作。
产品门市部、展销店未了事宜,应由其派出的主管部门继续承担责任。
第十条 上述暂行办法适用于在广州市设立维修店(站)、招待所等营业单位。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1年4月11日